10月31日亚马逊通过官网宣布,从12月18日开始,亚马逊将停止Local团购业务。该业务于四年前上线,而2011年也正是美国和中国各大团购网站层出不穷的时间。
亚马逊在声明中指出,“我们从团购业务中学到了很多东西,未来将会寻求应用这些经验教训。”
除了亚马逊的自营团购业务,2014年亚马逊还刚刚投资过当时美国比较火爆的团购网站Living Social,总投资额超过2亿美元。
和国内的许多团购网站一样,Living Social的规模也一度达到了接近IPO的程度。但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对团购模式并不认可,也有Groupon的例子,IPO一事并未最终敲定。
在商业模式上,Living Social也一度有着其竞争对手Groupon的影子。但在今年它裁员了20%,估值也由亚马逊收购时的10亿美元,大幅跌落到2.42亿美元。
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亚马逊自身的团购业务,将商户吸引到平台,并通过市场推广吸引消费者网上消费,和商户进行佣金抽成。这种短期交易,收入来源单一且不持久,因此投资人普遍不看好。
亚马逊也曾经尝试过和小商户合作,对没有自己配送团队的商户,提供亚马逊的物流帮助。
消费者如果注册了亚马逊Prime服务,可以通过Prime Now服务进行一小时送餐上门。和目前国内饿了么、美团外卖、百度外卖等运营模式类似。
但不同的是,中美两国的物流成本有巨大差异。
硅谷观察家皮埃罗·斯加鲁菲曾对界面新闻做出解释,他认为美国的平均物流程度非常高,是导致这种互联网外卖很难在美国推行下去的原因。
美国的人力雇用成本在25美元/小时,此外还有高昂的交通工具成本,配送产生的佣金不足以覆盖这些成本,所以很难推行下去。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亚马逊的团购以及送餐业务一直进行的比较艰难。
在中国国内,团购模式也逐步开始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转型。线下服务平台的模式在于,帮助各个线下传统行业实现互联网转型,培养消费者的网上付费习惯,提供各种各样的到家服务,被简称为O2O。
但O2O模式也在今年遇到了质疑,仅靠亏损性的补贴力度来吸引线下和线上流量,不是长久之计,且毛利过低,短期内该行业也难以实现盈利。在资本趋于理性后,不少O2O平台也开始和曾经“千团大战”一样,逐步走向融合与合并。
在美国,现在连O2O的影子也难以见到了。由于物流和生活文化差异,“O2O只能是一个中国式的存在。”皮埃罗·斯加鲁菲表示。
更多跨境电商资讯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【跨境电商赢商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