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老师的跨境笔记(08.11)

发布时间:2024-08-16 15:15:23  | 来源: 赢商荟  |  编辑:赢商荟老魏

有网友询问,是否有熟悉亚马逊行业诉讼的律师推荐,原因是,自己的前员工离职后,把自己卖得最好的链接通过黑帽手法修改了标题和尺码,导致链接被拆散了,销量受到很大的影响,与此同时,前员工拿着公司的设计文件上了自己的链接,说明书、图档、设计文稿都是套用原公司的。 

按照这位网友的表述,大概是想找一个懂行的律师对前员工发起诉讼。 

 

看了信息,我回复他,我没有这方面的资源,同时也建议他,可以直接问问国内的律师。 

 

针对于这个情况,我大概有几方面的思考: 

 

第一、链接被修改和拆分,还真的未必是前员工干的,只不过很多卖家习惯于把自己Listing的变动归结于别人的恶搞。 

 

我在直播中曾经反复谈过很多次,今年亚马逊严查的方向是变体违规,一方面,很多反复进行变体拆分合并的账号受到影响,轻则收到警告,情节严重的甚至账号被移除了销售权限,另一方面,一些合规变体也有被系统误判的情况。 

 

沿着这个情况继续思考,对于培养种子链接然后创建变体这种情况,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品上架的权重问题,但因为其确实存在导致账号受限的风险,所以,采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。 

 

更进一步的想,从选品到运营,只要你采取多SKU,无形中就会增加备货的压力,增加打造的难度,最后的结果非常有可能是“热卖的SKU经常断货,而滞销的SKU会既占压资金还会库存变废品”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我个人是反对多SKU运营的。 

 

也正是基于此,我在《增长飞轮: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》中讲到选品时才强调要坚持“刚需制胜”,而所谓的“刚需”,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刚需,而是指消费者在选择此类产品时在意的是功能,而非款式、颜色、外款、尺码等个性化表达。 

 

第二、离职员工和原公司卖同样的产品,除非原公司有专利和签有竞业协议,否则,原公司并不具备起诉对方的法律依据。 

 

当然,这也并不是说作为离职员工就可以为所欲为去销售(甚至销售中还顺带打击)前东家同样的产品,因为,作为一个初步创业者,如果原东家想置你于死地,他有1000种方法来对一个模仿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打击。 

 

很多时候,无论是一个离职员工选择了老东家的产品来打造,还是一个卖家去朋友公司看一眼偷偷抄了朋友的产品来卖,都反映的是能力和眼光的双重缺失。 

 

能力方面的缺失体现在,他没有相对完整的选品思维,也没有找到适合于自己的选品方法,所以,只能抄,甚至,还把抄当作宝。但这也给自己的运营埋下隐患,要么友情没了,要么会遭遇到对方的猛烈打击。 

 

一个靠抄身边熟人的产品去做的人,基本上是眼光短浅的,这比技能的缺失更致命。技能不会可以学,但眼光短浅的人,则可能是一辈子自己意识不到别人也不会提醒。 

\

说到这里,我想延伸的说一句,一个人能够得到别人的提醒绝对是一件幸事,也正是基于这种看法,我在孵化营课堂上给同学们提醒,一个人的成长,有两个关键人物:导师和诤友,导师可以给你指引方向,诤友能够帮你指出和纠正当下的一些错误。 

 

可惜的是,很多人既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和成长,更是对自己可能的导师和诤友视而不见,最终错过。 

 

关于这个话题,我曾和C讨论过,得出的结论是,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想向上走的,对于很多人来说,躺平就是理想的状态,即便这种躺平在很多人看来有点位置太低,但对于人家来说,这就是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。如此,一个人的标准在另一个人处也许完全不适应。 

 

确实如此。 

 

不同的人,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追求,然后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。 

 

在孵化营的课程中,我给同学们建议:

第一,不要抄身边熟人的产品,因为一旦你抄了,你们的友情也就结束了;

第二,如果某一天你取得了成绩,身边有熟人请你帮带,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向其说明,我可以教你方法技巧,但你不要抄我的产品,因为只要你抄了,我们的交情也就没了,那如果对方偷偷的抄了你的产品呢?那这个人真的不值得深交。 

以上,记录于2024年8月11日。 

\

热点新闻

  • 最新
  • 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