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当Anker的母公司海翼股份发布公告入股波塞冬(亚马逊上品牌KastKing),以500W的投资占股5%时,很多卖家的心一下子被撩动了。一家经营渔具的公司,一个成立三年左右的团队,就值一个亿?王健林说的“先挣一个亿”的小目标这样就可以实现? *转载请注明出处—《赢商荟》 小贴士:更多跨境电商干货资讯,敬请扫码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【跨境电商赢商荟】
是的,站在风口,跨境电商还确实挺值钱的。
虽然细读各家上市跨境电商公司们的年报,主营业务业绩和盈利状况并不华丽,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惨淡,虽然和身边的跨境卖家同行们交流时,大家并没有显得多么意气风发,反而苦和累似乎才是大家谈话中的主旋律,但即便如此,在资本的眼里,跨境电商也确实值钱。
但,并不是每一个跨境电商卖家都值钱。
一家动辄上万SKU的中型跨境电商公司,即便业绩可以做到上亿甚至几个亿,拿出来和投资人谈融资,投资人也是眉头紧锁的。
看着每天的进出账如流水,老板自己的心情也可能是沉重的,因为“进账如小溪,出账似大河”。多SKU战略会让跨境电商创业者永远处在一种算不清的“要么不赚钱,即便赚钱,赚的钱也都被压在库存上”的尴尬局面。
但反观Anker,之所以能够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传奇和神话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专注。
以移动电源为龙头,围绕手机配件周边进行纵深挖掘和打造,在大家都乐得一时赚钱的畅快时,Anker的移动电源在欧美市场从线上积累知名度和美誉度,然后走入线下,双擎驱动,让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具备了一线品牌的认知。品质是最好的宣传员,Anker还研发出了可以当做汽车牵引绳的数据线,赚足了眼球,也博得满屏的口碑。
作为消费者的你,难到真的不想要一条可以拉动汽车而无损的数据线吗?
但作为卖家的你,能否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让自己可以有底气拍胸脯,让消费者爱不释手的产品呢?
专注于手机配件的Anker做到了,其他的卖家虽然垂涎却无言,因为自己的产品太多了,太杂了,太乱了,做不到。
这就是差距。
但差距的产生源于卖家自身的专注与分散,也经由专注度而得以验证。
很多卖家在运营中没有自己的思路,看到什么好卖,上!听说什么热销,上!似乎每次都努力的走到风口,可每次都可能仅仅抓住马尾巴,抓得一手毛,而马儿早不知跑哪儿去了。最后的结果就是,收获了很多滞销的库存,钱袋子却越来越干瘪了。
在运营中选择一个类目进行精深挖掘是困难的。第一个难点在于卖出第一步时的不专业,因为初步接触,所以不专业,对自己没底气,而前边有强兵后有追赶,慢慢的就泄气了;卖家遇到的第二个难点在于看不起,总觉得一个细分类目才有多大的市场,刚钓到一条小鱼,却看到别人已经在为捕到的大鱼而欢呼,于是开始动摇,去围观,然后,小鱼也没了。
但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,任何的细分市场都可以支撑起你运营的梦想。不是类目的“小”让你发挥不得,而是内心的“贪”害了你。
波塞冬因为专注于渔具类目而获得了Anker的青睐,橄榄枝抛来了。这只是吃瓜群众看到的一幕。幕后会有更多励志得让人心血沸腾的故事,比如,波塞冬团队的创业者们可以站在资本的门口,有了新的舞台,有了新的玩法。
当我们还在研究卖货技巧感叹一片血海时,人家已经进入下一篇章了。
而这一切,很大程度上源于起点时的岔道。
“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,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,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。”在诗歌《未选择的路》中,很多人都被这句深深打动,宛若鸡汤,但即便如此,很多人依然朝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去。
当你为自己制订要开发一万个SKU的宏图战略时,人家说,我要专注。
当你在八面开花处处受敌时,人家一根针捅破天形成了不知道要高你多少个维度的优势。
维度,在科幻小说《三体》中的解读,让很多人多了一个新的认知:升维思考,降维打击。
而泛SKU选品和专精选品带来的结果正是升维和降维所能够发酵出来的结果。
贪多嚼不烂,跨境电商的运营也如此。
读曾国藩的人生经历,你会发现,在其整个带兵打仗生涯中,从单次战斗来说,哪有什么亮点啊,没有任何可以让人津津乐道拍案叫绝的兵家奇谋,每到一个进攻点,都是安营,扎寨,挖护城河,一圈挖下来,内城的敌军真的就有了一条永远出不来的护城河了,然后,士兵休整,休整完毕,缩小一圈,继续挖战壕。
很呆板的操作手法,结果却是无坚不摧,成果显赫,曾国藩最终成了历史书中的“两个半圣人”中的“半个”。
当我们开始津津乐道其“结硬寨,打呆仗”的思想方略时,可曾想过,专注于一个类目,不畏所难,不为所动,努力坚持,积极构筑,一天天积累,一丝丝沉淀,你在细分类目的护城河会越筑越深,说不定,你就成了下一个大家仰慕的对象。